鲍德里亚 发表于 2024-5-7 07:56

土著的记忆:流水人家半边桥,蜂窝煤上蹄花香

穿城一条江,江上一架桥。桥上一座城,城里站个人。
半边桥,一座小而简陋的石拱桥,横跨金河,始建于清朝,原本极其平常,因被少城水栅隔成两半而著名。
当时有人这样说,“一桥中分,半在满城,半在汉城。桥下水迤逦出城,达于锦江。”这桥被称为半边桥,成为一道独特的景观。
△半边桥
向东望去,常见女人们沿桥南东侧拾阶而上,在河边浣衣洗衫;而离石阶仅几米远便有老井一口,一些汲水者日复一日地把水挑回家烧茶煮饭。河水井水,近在咫尺,各有所用,正印证了一句老话:井水不犯河水。

从桥头东行,至三桥一段约 500 余米,河水缓缓流动,波光粼粼,回清倒影。南北两岸分别是陕西街、西御街深宅大院高高的后卫围墙,或背向河边歪歪斜斜的小屋,沿岸道路很窄,泥土地,宽不足 2 米,很少有行人过往,更无车马喧闹,幽深而神秘。

与桥东头的恬淡静谧相比,桥头一带更显热闹和繁华。旧时,成都城区很小,所谓穿城九里三,根本没有现今的东城根街南延线(文翁路、彩虹桥),小南街南延线(直达锦江)。城里人出城去南门,城外人进城逛人民公园、到祠堂街四川电影院看电影都必经半边桥,这里自然是车流如织、人气鼎沸。

小商小贩善把握商机,都以桥为中心,摆开了瓜子花生摊、蛋烘糕摊、水果摊、肺片摊、糖饼摊、糖炒板栗摊……星罗棋布,灿若繁星,买卖声不绝于耳,蹄花便藏身其中。

小时候,听老辈子讲,最早的时候,老妈蹄花不叫老妈蹄花,叫夜蹄花(我们四川人把猪蹄叫蹄花),那个时候有一个姓易的老太婆,在半边桥挑着担子卖蹄花。担子上面放着煤炉,上面一口锅,里面就是猪蹄子。那时候都是傍晚出来卖,卖到晚上,很多晚上下班的,挑夫那些,找不到吃饭的地方了,就在半边桥吃上一个蹄花,喝上一碗特腾腾的汤,暖和啊!

那时候半边桥的夜市摊摊叫鬼摊摊,晚上人多得很,因为晚上生意好,人也多,就叫夜蹄花,(现在在乐山那边也还是叫夜蹄花)后来生意越来越好,再加上是老太婆卖的,就改名叫老妈蹄花了(不是什么高大上的典故,很平常的故事,也不是战国三国、康熙乾隆)。

老妈之所以被人熟知,是因为90年代的租儿师傅,那个时候出租车起步价5元,夜蹄花专开晚上,恰好也卖5元一根。于是乎,油水大、上菜快、味道好、拉一个客就能整一的根蹄花,吸引了无数租儿师傅半夜在此聚头。渐渐地,半边桥就发展成了“出租车馆子”,知道夜蹄花的人慢慢也多起来了。

现在蹄花在成都很多,易老妈、廖老妈等等,至于味道嘛.....嘿嘿,我嘴叼,不好说!

半边桥,除了蹄花,也是夫妻肺片发祥地,蛋烘糕,糖饼基本都起源于这条老街...

桥没了,街还在,蹄花依然飘香。△半边桥街道
△半边桥旧景

李文全 发表于 2024-5-7 11:16

{:11_431:}{:11_431:}{:11_431:}

sunfly 发表于 2024-5-7 11:30

拜读了

紫房沟居士 发表于 2024-5-7 15:03

少时候经常走这里过,只记得到西御街新生剧场看京剧时要经过半边桥,就挨着人民公园。

悠悠锅1 发表于 2024-5-7 16:40

{:xieyanxiao:}

鲍德里亚 发表于 2024-5-7 21:42

这些都是老辈子讲的的故事.....他们常说:摆不完的半边桥老龙门阵

探索者2007 发表于 2024-5-8 20:32

难得的回忆。{:9_339:}{:9_339:}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土著的记忆:流水人家半边桥,蜂窝煤上蹄花香